怎么判定紫外线杀菌灯的杀菌性能是否达标?标准解读来了!
近期,因新冠肺炎影响,“消毒”成为生活中的高频词汇,使用75%浓度的酒精、84消毒液、免洗洗手液等消毒方式被一次次提及。最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中指出“病毒对紫外线和热敏感”,紫外线杀菌消毒概念因此一跃成为时下热点。
紫外线作为一种诱变剂,在特定的波长范围(主要是UVC200 – 280 nm)以及足够高的剂量下,能够引起细菌和病毒等微生物细胞中的DNA或RNA相邻嘧啶分子间形成异常的化学键,阻碍DNA或RNA的复制,从而造成微生物细胞死亡。
常见的紫外线杀菌消毒属于照射消毒,只需将紫外线杀菌灯照射需要消毒的物品,或在需要杀菌消毒的环境放置紫外线杀菌灯即可。紫外线可集中很高的强度在短时间内杀灭细菌和病毒,属于纯物理消毒方法,无二次污染。那么,与常规的化学消毒和加热消毒相比,紫外线消毒的效果又该如何判定呢?
《消毒技术规范》卫生部(2019年版)是紫外线杀菌灯表面杀菌消毒效果评价常用的标准之一,此标准通过测定紫外线灯(包括双灯管组合灯具) 的辐照强度及对微生物的杀灭作用,以验证其杀菌性能是否达到合格标准。
辐 照 强 度
普通型或低臭氧型直管紫外线灯( 30W ),新灯管的辐照度值应≥90μW/cm²。使用中的灯管,辐照度值应≥70μW/cm²。多灯管组合灯具的测定方法和合格标准同单支灯管。对异型(非直管型)、高强度型,或非 30W 功率等灯管的检测距离和辐照度值合格标准,随产品用途和使用方法而定。原则上,应不低于产品使用说明书注明的辐照度值,并按其推荐剂量[即辐照度值乘以照射时间(s)]进行杀菌试验,证明能满足应用所需效果者可判为实验室测试合格。同时,辐照强度检测每次鉴定抽查 10 支灯管,每支灯管重复测定 3 次。各次数据均达标准才可判辐照强度合格。
微生物杀灭效果
评估菌种: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6538)、大肠杆菌(8099)、铜绿假单胞菌(ATCC 15442)枯草杆菌黑色变种(ATCC 9372)芽孢等细菌及其芽孢和真菌。
在进行微生物杀灭效果测定时,按技术规范规定的方法首先制备细菌及其芽孢和真菌菌片,在指定的照射位置上进行照射。照射分为 3 个时间组,各组时间的设置应使能测出将试验细菌及其芽孢和真菌杀灭对数值≥3.00所需的最低剂量,完成将照射后样本进行活菌培养计数的测定。
测试中,同时设立阳性对照组(菌片对照)与阴性对照组(培养基对照)。阳性对照组,将该批菌片 2 片分别放入含 5.0ml PBS 试管中,电动混匀器震荡20s或各振敲 80次。阴性对照组,以同次实验用培养基或 PBS 接种培养基培养,观察有无细菌生长。
试验重复3次。每次试验中的阳性对照菌片,检测回收菌量均应在5×10⁵cfu/片~5×106cfu/片,阴性对照组应无菌生长,各次试验对细菌及其芽孢和真菌的杀灭对数值均≥3.00。该照射时间可判为消毒合格所需照射的时间。对异型(非直管型)、高强度型,或非 30W 功率等灯管的照射距离,需随产品的用途和使用方法而定。
除以上两项之外,紫外线灯产生的臭氧量也可影响杀菌效果和使用的安全,故还需测定臭氧浓度进行综合评价。技术规范中指出:臭氧浓度应写明于使用说明书中,低臭氧紫外线灯产生的臭氧浓度,应不超过国家规定的工作场所安全浓度(0.3mg/m³)。
转载仅为知识分享,文章如涉版权及稿费问题,请与我联系。
食品伙伴网公众号矩阵请点击小图,长按识别二维码
食品伙伴网
食品论坛
食品质量管理
食品标法圈
食品伙伴网
订阅号
食品实验
室服务
国际食品
食学宝
(食品微课)
食品研发
与生产肉制品联盟
感官科学
与评定食品饮料
创新研究食品邦
食品有意思
传实翻译
食品会议培训
会展食讯
食品商务中心
食品人才
食品学生汇
食品安全
风向标食品晚九点
Global
Foodmate宠物食品联盟
食品理化检测
特殊食品
与添加剂食品原料
供需服务食品微生物
食品仪器分析
FoodMate
Global食品饮料
产业研究水产加工
技术联盟工业化餐饮
联盟食品副产物
联盟饲料研发
技术汇食品实验室
管理食农认证
联盟中国
食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