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紫外线灯除螨,副作用比好处还要大
有些小伙伴一直对“紫外线除螨用处不大”这个观点表示疑问。

有的童鞋对认为太阳晒被子除螨不就是因为有紫外线吗?紫外线的杀菌效果不是杠杠的吗?医院、学校好多地方不是都用紫外线嘛,用紫外线灯出个螨虫怎么能没用呢?
还真没有什么用。
至少在除螨中这件事上,用处不大。
一、紫外线的作用主要在杀菌

紫外线杀菌消毒是利用适当波长的紫外线能够破坏微生物机体细胞中的DNA(脱氧核糖核酸)或RNA(核糖核酸)的分子结构,造成生长性细胞死亡和(或)再生性细胞死亡,达到杀菌消毒的效果。
简单的说,就是紫外线能破坏细菌的结构,让它没法正常存活了。

紫外线可以杀灭各种微生物,包括细菌繁殖体、芽胞、分支杆菌、病毒、真菌、立克次体和支原体等,凡被上述微生物污染的表面,水和空气均可采用紫外线消毒。
所以紫外线灯成为了医学、饮用水和食品等专业领域常用的杀菌消毒工具,甚至出现在“非典”时期的各种公共场所乃至家庭中。
二、紫外线杀螨虫的效果不理想
虽然紫外线在杀菌方面功绩卓越,但是螨虫和细菌还是不一样的。
1、细菌和螨虫结构不同

细菌的个体非常小,目前已知最小的细菌只有0.2微米长,而且一般是单细胞,细胞结构很简单
螨虫身体大小一般都在0.5毫米左右,成虫有4对足,一对触须,无翅和触角,显然比细菌要复杂一些。
所以紫外线在面对形态更加复杂的螨虫时,就没有对单细胞细菌那么高效了。往往需要高强度、近距离、长时间照射后,才能有作用。即使在30W的紫外线灯的照射下,才能杀死小部分螨虫,而市面上绝大部分的紫外线灯甚至达不到这个瓦数!
在这里还要插一句,用太阳晒被子除螨,也是利用了高温而不是太阳的紫外线哦。
2、细菌和螨虫存在的位置不同

在居家环境中,大部分细菌会附着在物体表面,所以我们可以使用酒精擦拭、用杀菌洗手液洗手等方式来减少细菌的数量。
但是螨虫就狡猾多了,它会藏匿在枕头中间、厚厚的被褥里甚至是很不好打理的床垫中,偏偏紫外线灯的辐照能量低,穿透力弱,杀物体表面的细菌还行,对藏在里面的螨虫就显得有心无力了。
三、螨虫不是杀死就结束了
在除菌的时候,细菌结构被破坏,不能正常生长或死亡,就算是解除危险了。

但是螨虫不一样,只是杀死螨虫还远远没有达到最后的目的。因为螨虫的排泄物和尸体依然是过敏原,紫外线灯对它们却毫无办法。
总的来说,就是紫外线灯在面对螨虫时,需要高强度、长时间才能起效,而且对与深藏在织物里的螨虫以及螨虫的尸体和排泄物,没有什么办法。
四、紫外线灯的副作用
在家庭环境里,用紫外线灯来除螨,还有一些意想不到的副作用。
1、误杀有益菌

从上面提到的紫外线灯的作用原理和使用场景我们也能了解到,紫外线灯大部分用于创造一个接近于无菌的环境,如果放在日常生活的居家环境里,特别是卧室这种相对狭小的地方,紫外线灯的相对无差别杀菌方式,也会顺带消灭掉很多对人体有益的细菌!
不巧的是,环境中大部分的细菌都是有益菌,像部分的酵母菌、嗜乳酸杆菌、大肠杆菌等等,有益细菌和有害的细菌同时存在,非常利于人体肠道健康,更有利于人体免疫系统的成熟,在家里长时间使用紫外线灯,可能会破坏人体的正常菌群,导致人体免疫功能紊乱,而过敏性疾病正是人体免疫系统异常表达的现象。
2、伤害皮肤和眼睛

紫外线灯还有一个更直接的副作用,那就是如果紫外线光直接照射到人的皮肤和眼睛,就会对其造成损伤。特别是有小孩的家庭,很容易忽视紫外线灯对小朋友眼睛的伤害。
敲黑板
综上所述,紫外线灯虽然在特定的情况下能杀死小部分的螨虫,但效果不好:紫外线主要用来除菌,螨虫会躲在紫外线照射不到的地方;作用不彻底:螨虫尸体和排泄物没法解决;还有副作用:消灭有益菌、对皮肤眼睛有损伤。
紫外线灯不合适用作家庭除螨。
五、家里的螨虫可以这样防
那如果家里爱过敏的大人小朋友,防螨除螨的正确方式是什么呢?


1、回家后更换衣物。从室外回来后特别是进入卧室前,注意要更换外套衣物,避免把外面的螨虫带回来。
2、室内多通风。螨虫偏爱潮湿的环境,开窗通风能保持室内的干燥,还能清新空气。
3、以皮革制品、实木制品或塑胶制品代替布艺、填充式家俱,少用地毯。
4、家具上不要覆盖棉毛装饰物。毛料毯子等易生螨虫质料,避免放置锦旗类、布艺品、毛绒玩具等。
5、定期清洗床上用品。床单被罩枕巾等要定期清洗,清理掉螨虫的尸体和残渣。
6、用安敏诺防螨尘套将过敏原包裹起来,并使用物理防螨优质床品隔绝螨虫,减少螨虫引起的过敏。
祝大家都能远离螨虫的困扰哦~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