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防晒产品上的SPF50+的含义么?紫外线对皮肤的生物损伤到底有多大?
提到紫外线,相信大家都不陌生,都知道如果长时间停留在紫外线的照射下,皮肤会产生损伤,紫外线可以杀菌,同时又可以致癌,那么到底紫外线对皮肤的损伤有多大呢?今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

什么是紫外线
紫外线(Ultraviolet,UV)是电磁波谱中频率为750THz~30PHz,对应真空中波长为400nm~10nm辐射的总称。不能引起人们的视觉。所以说紫外线是不可见的,紫外线照射人体时,能促进人体合成维生素D,以防止患佝偻病,经常让小孩晒晒太阳就是这个道理。紫外线还具有杀菌作用,医院里的病房就利用紫外线消毒。但过强的紫外线会伤害人体,应注意防护。那我们今天只说紫外线对皮肤的伤害。
紫外线带来的损伤:红斑与黑化

什么是紫外线红斑?
紫外线辐射可在皮肤黏膜引起一系列的光化学和光生物学效应,使组织细胞出现功能障碍或造成其结构损伤。所以紫外线照射后在局部引起的一种急性光毒性反应,会出现肉眼可见、边界清晰的斑疹,颜色可为淡红色、鲜红色或深红色,有程度不一的水肿,严重者出现水疱。
当大剂量紫外线照射时,于照射期间或数分钟内出现微弱的红斑反应,数小时内可消退;这种红斑被称作即时性红斑。
在紫外线照射后经过4~6h的潜伏期,受照射部位开始出现红斑反应,并逐渐增强,于照射后16~24h达到高峰,持续数日,然后逐渐消退,出现脱屑及继发性色素沉着。这种情况称之为:延迟性红斑。
一般而言,躯干皮肤敏感性高于四肢,上肢皮肤敏感性高于下肢,肢体屈侧皮肤敏感性则高于伸侧,头面颈部及手足部位对紫外线最不敏感。
肤色深者对紫外线的敏感性较低。肤色加深是一种对紫外线照射的防御性反应,经常日晒不仅可使肤色变黑以吸收紫外线,也可以形成对紫外辐射的耐受性,使皮肤对紫外线的敏感性降低。

什么是紫外线黑化?
紫外线辐射引起黑色素前体氧化,黑色素细胞增殖、合成黑素体功能变化以及黑素体在角质形成细胞内的重新分布。经紫外线照射,皮肤或黏膜出现黑化或色素沉着,这种情况称之为紫外线黑化。
紫外线长期照射反应皮肤呈灰黑色,有的数小时以后即可消退。有的可持续数天,并与延迟性红斑反应重叠发生,这种一般表现为暂时性灰黑色或深棕色。
防晒指数标识的解读
国际上通常用防晒指数(SPF)来评价防晒制品防护UVB的效率,用UVA防护指标(PFA)值评价防护UVA的效率。

SPF指在涂有防晒剂防护的皮肤上产生最小红斑所需能量与未加防护的皮肤上产生相同程度红斑所需能量之比。SPF的高低从客观上反映了防晒产品紫外线防护能力的大小。
美国FDA(食品和药物管理局)规定:
1. 最低防晒品的SPF值为2~6,
2. 中等防晒品的SPF值为6~8,
3. 高度防晒品的SPF值为8~12,
SPF值在12~20之间的产品为高强度防晒产品,超高强度防晒产品的SPF值为20~30。皮肤病专家认为,一般情况下,使用SPF值为15的防晒制品就足够了。

标识规则如下:
1,当产品的实测SPF值小于2时,不得标识防晒效果;
2,当产品的实测SPF值在2~50(包括2和50)时,应当标识实测SPF值;
3,当产品的实测SPF值大于50时,应当标识为SPF50+。
如果一款防晒化妆品没有经过防水性能测定,或产品防水性能测定结果显示洗浴后SPF值减少超过50%的,不得宣称具有防水效果。宣称具有防水效果的防晒化妆品,可同时标注洗浴前及洗浴后SPF值,或只标注洗浴后的SPF值,不得只标注洗浴前的SPF值
UVA防护效果标识 当防晒化妆品临界波长(CW)大于等于370nm时,可标识广谱防晒效果。UVA防护效果的标识应当以PFA值的实际测定结果为依据,在产品标签上标识UVA防护等级PA。
1,当PFA值小于2时,不得标识UVA防护效果;
2,当PFA值为2~3时,标识为PA+;
3,当PFA值为4~7时,标识为PA++;
4,当PFA值为8~15时,标识为PA+++;
5,当PFA值大于等于16时,标识为PA++++。
以上就是今天带大家了解关于防晒产品参数的解读,希望大家能够了解。